編譯文:研究-心美人更美,心醜人更醜

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不用花錢就能讓你變得更美,你願不願意試試?

我想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看起來是醜的,雖然我們知道這輩子可能都無法達到像Angelina Jolie 或是Brad Pitt那樣的境界,但大家都希望至少在他人眼中自己是有點吸引力的吧?
雖然我們都知道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但我們都了解外在美的影響力有多大─你總不會想跟一個看不順眼的人過一輩子吧?
相對的,我們也希望在這六十幾億人口總會有些人覺得我們很美(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醜八怪吧!)

而這世界就像蔡依林唱的「美麗極限~愛漂亮沒有終點~追求完美的境界~」,我們生活充滿了對於美的病態追求,雜誌、書刊、整型診所、Photoshop,有時候追求美甚至是出於社會壓力,若是不符合美的框架,就是不美,還會被霸凌。
而美的標準由誰來定義?在這市場上,應該就是媒體、設計師和時尚編輯了。
(話說之後想寫一篇其實時尚部落客跟名人的穿著有時候根本是一場災難──即使被評論說這樣好Fashion的時候)
他們掌握了視聽,而我們這些閱聽人,若不思考,就只能在這些人後面追著跑甚至被把玩於掌心。
我們花大錢買了琳瑯滿目的化妝品、保養品,買了好看的衣服、鞋子、包包(還要挑色挑款式!),請髮型設計師剪頭髮,戰戰兢兢、疲於奔命地在追求美,但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方法,非常簡單,不用花錢切隨時隨地能讓你看起來更美:

做個好人

你現在心裡的OS應該是:「WTF?」
沒錯,只要這樣。

我知道,人性本惡,少數人才能達到泰瑞莎修女那樣無私奉獻的境界,而人多少都會有些小小邪惡念頭,要扮演形象完美的做作女簡直是要叫邪惡的我們精神分裂,但如果你看過Lindsey Lohan演的《辣妹過招》(Mean Girls),那麼你應該會同意以下的這段話:
當 Regina George 在片尾不再使壞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她看起來比較沒那麼討人厭了?

註:片中的 Regina George由 Rachel McAdams飾演,近期代表作有《真愛每一天》、《愛‧重來》

中國做了個研究,發現一個人表現出好或壞對於他人的觀感有很大的影響。

研究中的120名受試者在看過60位女性臉部的照片後,為每一位女性的吸引力評分。
兩周後,這些受試者又看了一次同一批相片,但這次每一張照片都被貼上了好或不好的人格標籤,有貼心、仁慈、邪惡等等,結果,那些被貼上負面標籤的女性照片,得到的分數不但比正面標籤的女性照片低,甚至比他們原先什麼描述都沒有的時候更低。

這說明了什麼?如果你每天對別人吐毒舌,待人刻薄,那會顯得你很醜,從裡醜到外,我們說相由心生就是這樣,心裡想不好、邪惡、負面的事情,你的臉就會顯現出來。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這研究是屁,然後繼續活在怨天尤人的悲慘世界,但如果你在乎別人是看你漂亮或帥,就微笑吧──讚美他人,進出的時候地陌生人拉一下門,甚至是幫你討厭的那個同事買杯咖啡...(這我還真辦不到)。

順帶一提,其實在社會心理學中有提到,我們之所以喜歡俊男美女,是因為我們會推測擁有美麗外表的人個性也不錯(但其實你根本還不認識對方),這叫做月暈現象。

我們現在知道美麗外表跟正面特質是相呼應的,正面特質讓美麗的人更美,讓普通人加分
想想影集《醜女貝蒂》就懂我的意思了,看過之後會覺得貝蒂醜得可愛。
(雖然女主角本來就不醜,是拍戲才被弄醜的,但這不也表是美麗是可以被打造的?)

重新建立一個好人形象需要時間適應,尤其當你之前是個刻薄冷血的大白鯊,但這也表示你下次面試得到的分數也會比較高,畢竟沒有人會想要跟臭臉難相處的同事一起工作,這才是我們在乎的,對吧?

不過這項研究有個缺點,就是他們只用了女性的照片來評分,卻沒有男性(我還蠻想知道為什麼有些好男生終究只能拿到好人卡,又不是說醜得像鐘樓怪人)。







原文出處:http://www.yourtango.com/2014236214/beauty-tips-easy-way-women-more-attractive?utm_source=YourTango+Daily+Newsletter&utm_campaign=c97d9b72f9-YT_A_BTemplateNewsletter_1141411_4_2014&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486ef2d3f6-c97d9b72f9-395157349#.VFspK_mUfzJ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