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拒依附患者的自白(家庭&友情篇) A Confession of an Dismissing Type Person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
文章內容是兩個異性朋友的對話
男生跟女生說
他的朋友都很羨慕他有個成熟的女朋友A
他要去哪就去哪
他和誰出去A也不會過問
沒有奪命連環call這種事
他本來也很高興A不會很黏他
根據文章的內容
是因為A之前就是因為太黏上一任才被甩的
所以這一次
A試著獨立些
給男生許多自己的空間
一直到有一天
A接到了前男友要結婚的消息
A哭了
男生才忽然明白
其實並不是A變得獨立了
而是A根本沒那麼愛他
留言區有人同意
「不在乎才懶得對你有情緒」
「愛一個人就是會變弱智,愈想黏著對方」
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
看完這篇文章,感觸有點深
我回想過去幾年
上了大學以後
某一年開始 (應該是大二吧...
我開始會想要自己一個人
那個時候和好朋友上下課全都一起
做報告同一組
一起去圖書館K書
一起去逛街
上課日在一起假日也膩在一起
忽然有一天,我真的覺得好煩
我好想要一個人靜靜地一陣子
我開始修一些她不會有興趣的課
我開始想找別人一起做分組報告
(不過很可惜因為大二的時候小圈圈已經差不多成型了)
那個時候還因此和她有些小吵架
那個時候我就已經知道我是排拒依附患者
(心理學的課堂上我們有做過測驗)
會說是患者不是因為這是病
世界上逃避依附的人佔有20%喔!!
(排拒依附被算在Avoidant attchment裡面)
是因為我深受其擾
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什麼是依附
根據心理學,依附(attachment)就是我們對待情感關係的互動模式
一開始出生個時候每個寶寶天生都有不同的氣質(temperament)
而這些氣質會影響照顧者對我們的照顧模式
最後這兩個因素形成我們的依附型態(後天)
舉個例子,
一個不怕生,愛笑的,不常哭的小嬰兒
和一個極度怕生,爸媽不在會哭,到公共場所會哭,情緒不穩定的小朋友比起來
肯定是前者會受到更多喜愛
(說真的,我覺得如果小朋友愛哭,長得再可愛也沒用...)
當然,通常母親還是會為自己的孩子說話
但如果兩個都是你的孩子呢?
別不承認,你勢必會偏心那個好帶的小孩...
更別說如果媽媽都已經產後憂鬱
或在帶孩子的時候遇到跟婆婆觀念不同的問題時
如果小朋友一直哭
你覺得照顧者真會有用不完的耐心和好脾氣照顧那個情緒不穩定的小孩嗎?
這時候兩種小孩得到的照顧就不同了
氣質+照顧模式+環境=>依附
依附有三至四種(更詳細細分的話)
當時的測驗結果我比較接近逃避依附
(我大學學的時候依附沒有細分成四種
只有安全Secure、焦慮Anxiety、逃避Avoidant三種
隔幾天來翻譯依附相關文章好了
PS, 依附是心理學中最有趣的章節,而且影響一個人深遠)
根據Wikipedia,逃避依附分Dismissive和Fearful兩種
(有人將Fearful翻為逃避依附)
以下內容翻譯自Wikipedia: Dismissive Avoidant
"Dismissive的人頃向同意以下敘述:
「沒有親密關係讓我覺得很自在」
「我覺得獨立感和自我滿足對我來說相當重要」
「我不喜歡依靠他人或被他人依靠」
Dismissive的人會比起其他依附型態的人會要求更多獨立的空間。
他們會藉由避開親密關係來滿足他們想要獨立的欲望。
他們覺得自己一個人過沒什麼不好,就算自己和他人有親密連結自己也不會受傷。
(編按: 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會跟對方建立太親密的關係)
他們會否定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有些人甚至認為親密關係並不重要。
由此可見,他們對於伴侶關係的親密度也較少,也常對另一半不滿意。
(編: 他一直覺得你愈來愈好就愈來愈愛你啦
所以要對你打叉叉才不會太愛你←保護機制)
研究人員特別註明此依附類型個性上有個特點: 防衛性特別高
他們會壓抑、隱藏自己的感情,會與伴侶保持距離避免自己被拒絕。"
以下內容翻譯自Wikipedia: Fearful Avoidant
"有經歷過失去或其他創傷
像是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曾經歷性虐待的孩子常常會發展成Fearful Type。
Fearful Type的人頃向同意以下敘述:
「我靠近別人的時候會感到不自在」
「我想擁有親密關係,但我發現相信他人或依賴他人對我來說很困難」
「有時候我會擔心如果和他人過於親密我會受傷」
Fearful Type的人對於情感關係常常是矛盾的
他們一方面想要親密的情感關係
一方面又覺得親密感會讓他們感覺不自在
這種矛盾的情感有時候會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他們對於自己或另一半的負面觀感
他們常常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卻也不會相信對方
和Dismissive的共通點是他們會避免關係的親密部分且經常壓抑自己的情感,因此他們也不會表達愛意(因為會覺得不自在)"
其實有點意外因為我覺得自己談戀愛的時候
就算沒有義大利男人熱情
也有法國男人浪漫吧
(沒錯,我覺得我戀愛時的個性更像這兩個國家的男人)
是那種約會的時候喜歡對對方毛手毛腳調情
對方煮飯時會用愛慕的眼神看著對方(煮飯的男生超帥)
洗碗會從後面抱住對方(做家事的男人很性感!)
晚餐後會跟對方跳舞的人啊(想像中)
但這些都是在在一起後才會有
Anyhow, 後來我和朋友事情講開後就合好了
(我朋友脾氣真的很好)
不過我覺得最主要是我搬出去了(大三)
(我的好朋友本來就住家裡,我住宿舍)
自己一個人住一間
一旦下了課回到房間就是自己一個人的小天地
我仍然和同學住在一起(四間雅房
但是有了個人的空間
後來有一次連假(應該是跨年吧)
好幾天租屋處和對面(都是學生)只剩我一個人
覺得好可怕(我很怕鬼哈哈)
後來養了一隻貓
那段真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之一
不用一直和一個人膩在一起
回到家有一隻貓陪著你而不是黏著你
(就是因為牠↓↓↓我變成了cat person <3)
(是不是超可愛!!
順帶一提,他小時候是焦慮型
嗯....好像不意外啊XDDD
總之很不喜歡我出門
長大後還是有點焦慮但後來發現我都會回來就還好
反正就是我回來的時候抬頭看我一眼確認是我而已
剛開學去上整天課的時候哭得跟什麼似的
哭到嗓子都啞了~笨貓)
可以晚睡可以晚起
只要記得去上課記得交作業
沒有人吵我
可以開音樂
(住宿舍的時候為了顧及室友我都會帶著耳機
我室友卻總是蠻不在乎的直接開音樂
對噪音很敏感的我其實相當困擾
試過溝通但無效...)
不用強迫自己跟別人講話超讚的
(住宿舍不想講話會被認為很冷漠)
一整天不想講一個字也不會怎麼樣
大概一個月回家一次
(有時候自己煮的時候就不用出門買東西)
跟家人保持良好關係
距離不會太疏遠也不會太近
一個人的時間好多好自由好棒棒
回到家後,一切都變了
跟家人住在一起其實還好
讓我崩潰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媽媽沒有自己的興趣
一旦回到家,她的重心就是小孩子
她會和我們聊天,問我們這一天過得怎麼樣
聽起來還好對不對?
沒錯,當我有事想分享的時候,還好
當我沒事想分享的時候,每天持續的問候其實會害我精神崩潰
有這麼嚴重?
沒錯就跟克里斯脫口秀裡面的男人一樣
不只我難受
我媽也很難受
她會覺得為什麼小孩子都不想和她說話
但我就只是不想說話
不是生氣什麼的(雖然有時候的確是在生氣啦...)
大部分的時候我只想靜靜地做自己的事
而且上班一直講話已經很煩了
沒什麼特別的事(例如遇到奧客)真的不想講話
講話很累
我最近一直在想如果能回到大學那樣的獨居生活就好了
就只有我和一隻貓
但我不會跑去深山
我只想當在都市裡的隱士
(因為我覺得鄉下荒野好可怕...)
我需要一個人的空間
但是是在都市
有時候見見朋友聚聚
有時後就躲在自己的小天地
Parfait!
下一篇預告: 排拒依附患者的自白(感情篇)
文章內容是兩個異性朋友的對話
男生跟女生說
他的朋友都很羨慕他有個成熟的女朋友A
他要去哪就去哪
他和誰出去A也不會過問
沒有奪命連環call這種事
他本來也很高興A不會很黏他
根據文章的內容
是因為A之前就是因為太黏上一任才被甩的
所以這一次
A試著獨立些
給男生許多自己的空間
一直到有一天
A接到了前男友要結婚的消息
A哭了
男生才忽然明白
其實並不是A變得獨立了
而是A根本沒那麼愛他
留言區有人同意
「不在乎才懶得對你有情緒」
「愛一個人就是會變弱智,愈想黏著對方」
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
看完這篇文章,感觸有點深
我回想過去幾年
上了大學以後
某一年開始 (應該是大二吧...
我開始會想要自己一個人
那個時候和好朋友上下課全都一起
做報告同一組
一起去圖書館K書
一起去逛街
上課日在一起假日也膩在一起
忽然有一天,我真的覺得好煩
我好想要一個人靜靜地一陣子
我開始修一些她不會有興趣的課
我開始想找別人一起做分組報告
(不過很可惜因為大二的時候小圈圈已經差不多成型了)
那個時候還因此和她有些小吵架
那個時候我就已經知道我是排拒依附患者
(心理學的課堂上我們有做過測驗)
會說是患者不是因為這是病
世界上逃避依附的人佔有20%喔!!
(排拒依附被算在Avoidant attchment裡面)
是因為我深受其擾
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什麼是依附
根據心理學,依附(attachment)就是我們對待情感關係的互動模式
一開始出生個時候每個寶寶天生都有不同的氣質(temperament)
而這些氣質會影響照顧者對我們的照顧模式
最後這兩個因素形成我們的依附型態(後天)
舉個例子,
一個不怕生,愛笑的,不常哭的小嬰兒
和一個極度怕生,爸媽不在會哭,到公共場所會哭,情緒不穩定的小朋友比起來
肯定是前者會受到更多喜愛
(說真的,我覺得如果小朋友愛哭,長得再可愛也沒用...)
當然,通常母親還是會為自己的孩子說話
但如果兩個都是你的孩子呢?
別不承認,你勢必會偏心那個好帶的小孩...
更別說如果媽媽都已經產後憂鬱
或在帶孩子的時候遇到跟婆婆觀念不同的問題時
如果小朋友一直哭
你覺得照顧者真會有用不完的耐心和好脾氣照顧那個情緒不穩定的小孩嗎?
這時候兩種小孩得到的照顧就不同了
氣質+照顧模式+環境=>依附
依附有三至四種(更詳細細分的話)
當時的測驗結果我比較接近逃避依附
(我大學學的時候依附沒有細分成四種
只有安全Secure、焦慮Anxiety、逃避Avoidant三種
隔幾天來翻譯依附相關文章好了
PS, 依附是心理學中最有趣的章節,而且影響一個人深遠)
根據Wikipedia,逃避依附分Dismissive和Fearful兩種
(有人將Fearful翻為逃避依附)
以下內容翻譯自Wikipedia: Dismissive Avoidant
"Dismissive的人頃向同意以下敘述:
「沒有親密關係讓我覺得很自在」
「我覺得獨立感和自我滿足對我來說相當重要」
「我不喜歡依靠他人或被他人依靠」
Dismissive的人會比起其他依附型態的人會要求更多獨立的空間。
他們會藉由避開親密關係來滿足他們想要獨立的欲望。
他們覺得自己一個人過沒什麼不好,就算自己和他人有親密連結自己也不會受傷。
(編按: 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會跟對方建立太親密的關係)
他們會否定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有些人甚至認為親密關係並不重要。
由此可見,他們對於伴侶關係的親密度也較少,也常對另一半不滿意。
(編: 他一直覺得你愈來愈好就愈來愈愛你啦
所以要對你打叉叉才不會太愛你←保護機制)
研究人員特別註明此依附類型個性上有個特點: 防衛性特別高
他們會壓抑、隱藏自己的感情,會與伴侶保持距離避免自己被拒絕。"
以下內容翻譯自Wikipedia: Fearful Avoidant
"有經歷過失去或其他創傷
像是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曾經歷性虐待的孩子常常會發展成Fearful Type。
Fearful Type的人頃向同意以下敘述:
「我靠近別人的時候會感到不自在」
「我想擁有親密關係,但我發現相信他人或依賴他人對我來說很困難」
「有時候我會擔心如果和他人過於親密我會受傷」
Fearful Type的人對於情感關係常常是矛盾的
他們一方面想要親密的情感關係
一方面又覺得親密感會讓他們感覺不自在
這種矛盾的情感有時候會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他們對於自己或另一半的負面觀感
他們常常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卻也不會相信對方
和Dismissive的共通點是他們會避免關係的親密部分且經常壓抑自己的情感,因此他們也不會表達愛意(因為會覺得不自在)"
其實有點意外因為我覺得自己談戀愛的時候
就算沒有義大利男人熱情
也有法國男人浪漫吧
(沒錯,我覺得我戀愛時的個性更像這兩個國家的男人)
是那種約會的時候喜歡對對方毛手毛腳調情
對方煮飯時會用愛慕的眼神看著對方(煮飯的男生超帥)
洗碗會從後面抱住對方(做家事的男人很性感!)
晚餐後會跟對方跳舞的人啊(想像中)
但這些都是在在一起後才會有
Anyhow, 後來我和朋友事情講開後就合好了
(我朋友脾氣真的很好)
不過我覺得最主要是我搬出去了(大三)
(我的好朋友本來就住家裡,我住宿舍)
自己一個人住一間
一旦下了課回到房間就是自己一個人的小天地
我仍然和同學住在一起(四間雅房
但是有了個人的空間
後來有一次連假(應該是跨年吧)
好幾天租屋處和對面(都是學生)只剩我一個人
覺得好可怕(我很怕鬼哈哈)
後來養了一隻貓
那段真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之一
不用一直和一個人膩在一起
回到家有一隻貓陪著你而不是黏著你
(就是因為牠↓↓↓我變成了cat person <3)
(是不是超可愛!!
順帶一提,他小時候是焦慮型
嗯....好像不意外啊XDDD
總之很不喜歡我出門
長大後還是有點焦慮但後來發現我都會回來就還好
反正就是我回來的時候抬頭看我一眼確認是我而已
剛開學去上整天課的時候哭得跟什麼似的
哭到嗓子都啞了~笨貓)
可以晚睡可以晚起
只要記得去上課記得交作業
沒有人吵我
可以開音樂
(住宿舍的時候為了顧及室友我都會帶著耳機
我室友卻總是蠻不在乎的直接開音樂
對噪音很敏感的我其實相當困擾
試過溝通但無效...)
不用強迫自己跟別人講話超讚的
(住宿舍不想講話會被認為很冷漠)
一整天不想講一個字也不會怎麼樣
大概一個月回家一次
(有時候自己煮的時候就不用出門買東西)
跟家人保持良好關係
距離不會太疏遠也不會太近
一個人的時間好多好自由好棒棒
回到家後,一切都變了
跟家人住在一起其實還好
讓我崩潰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媽媽沒有自己的興趣
一旦回到家,她的重心就是小孩子
她會和我們聊天,問我們這一天過得怎麼樣
聽起來還好對不對?
沒錯,當我有事想分享的時候,還好
當我沒事想分享的時候,每天持續的問候其實會害我精神崩潰
有這麼嚴重?
沒錯就跟克里斯脫口秀裡面的男人一樣
我媽也很難受
她會覺得為什麼小孩子都不想和她說話
但我就只是不想說話
不是生氣什麼的(雖然有時候的確是在生氣啦...)
大部分的時候我只想靜靜地做自己的事
而且上班一直講話已經很煩了
沒什麼特別的事(例如遇到奧客)真的不想講話
講話很累
我最近一直在想如果能回到大學那樣的獨居生活就好了
就只有我和一隻貓
但我不會跑去深山
我只想當在都市裡的隱士
(因為我覺得鄉下荒野好可怕...)
我需要一個人的空間
但是是在都市
有時候見見朋友聚聚
有時後就躲在自己的小天地
Parfait!
下一篇預告: 排拒依附患者的自白(感情篇)
Comments
Post a Comment